新闻资讯
擦亮传统村落『金名片』
发布时间:2025-01-17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是精准扶贫首倡地、文学大师沈从文笔下《边城》原型地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赶秋发源地,是苗族聚居县、革命老区县。近年来,花垣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指示精神,全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健全保护机制
强化政策支持

花垣县成立县、乡、村三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专班,县级不定期派出专家对各村进行技术指导,积极构建“上下一体、配合密切、联动推进”的保护利用格局,出台《花垣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在生态修复、环境提质、风貌整治、文化传承等方面强化措施,积极打造“三极一带”村落文化圈。花垣县住房城乡建设局还与县人民检察院共同出台方案,深化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合作机制,全方位筑牢传统村落保护法治屏障。

为了强化传统村落宣传,花垣县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花垣行”等宣传活动,持续举办“樱桃节”“三月三”等苗族节庆活动,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村寨的根与魂。

加强修缮保护
维护传统风貌

花垣县组织专业人才,对31个传统村落全面普查,详细记录村落的历史沿革、建筑风貌、民俗文化等信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传统村落档案,同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深入分析、论证,进而确定传统村落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人才储备很重要。当地注重培养传统建筑工艺人才,发挥乡村建设工匠技能,留住传统建筑维护与修缮技艺,对传统工匠、工艺技能进行摸底调查、建档立册,聘请传统工匠及专家开展工匠技能培训。与此同时,花垣县还积极创新保护方式,充分用好每一寸建设用地和每一笔资金,以独一化、精品化的小微建设向游客展现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大风貌,在不新增建设用地、不突破“三区三线”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零星用地,充分发挥临时设施灵活多变、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积极展现建设方面的精准性、效益方面的及时性以及效应方面的长期性。

探索合理利用
推动活态传承

为了擦亮花垣县的“红色”地标,当地深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集中金龙村、排碧村、张刀村、双龙村等十八洞村周边优秀村落优势资源,开展红色研学、发展乡村旅游、讲好红色故事,科学编制《十八洞片区乡村振兴规划(2023~2035)》,着力打造“十八洞片区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区”。近年来,该县建设完成了十八洞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十八洞培训中心、地球仓民宿;推动和实施十八洞溶洞开发利用、双龙村文旅项目和“排碧金钉子”保护;整合十八洞村的红色资源、双龙村的梯田景观、排碧村的“金钉子”“挂壁公路”、板栗村的苗族古文化等优势资源,加快传统村落空间、生态资源、红色资源、民族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活态传承。2024年,十八洞村入选全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还被列入第四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录。

摘自 《中国建设报》


欢迎给我们留言

请填写您的邮箱地址,我们将回复您的电子邮件